转载 | 图书馆在深化全民阅读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2024-09-03 16:52 浏览:{{ hits }} 来源: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2 版
图书馆在深化全民阅读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路月 实习记者 梁辰
从2014年开始至今,“全民阅读”连续第 11 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第二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从“开展”到“深化”,表明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已从“遍地开花”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图书馆是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的最主要、最有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之一,始终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路上不断努力,开拓创新,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爱 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期,我们聚焦图书馆近年来在全民阅读工作上的亮点, 以飨业界读者。 新馆建设,打造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一批特色鲜明、高质量的现代图书馆开馆,成为国家文化新地标,“全民阅读”的践行地。它们将数字与创意结合,从中心城市到县乡基层,从书香校园到休闲园区遍地开花,创造了多元新型的全民阅读新空间。
场馆建设遵循因地制宜, 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建设规划。一、二线中心城市以领域性、研究型图书场馆建设为主,打造分众阅读、专业精准的阅读服务。2023 年 3 月 2 日,首图南航北京分公司分馆“云上书屋”正式开馆,主要服务人群为南航北京分公司职工,利用首都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特色的阅读活动,让职工群众享受便捷、专业、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2023 年 4 月 28 日, 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开馆,该馆集法学文献专藏、法学资源发现与法律阅览服务于一体,兼具文献发掘与文献传递等作用,成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文化的全民普法阵地。
同时,“全民阅读”工作继续深化,新馆继续向边缘城市覆盖。2023 年 7 月 22 日,拉萨市图书馆正式开馆,填补了拉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空白;2023 年 9 月 3 日,冀东(冀热辽)抗战主题图书馆在唐山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当地一个全新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深入馆际交流、整合文化资源、创新联合模式的典型范例。
2023 年 11—12 月,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以及深圳图书馆北馆相继开馆。其中,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凭借高颜值、海量书库成为网红打卡热门景点,科技与服务完美融合,为学生群体打造舒适、便捷、全面的阅读学习场所;北京城市图书馆开放后,与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址和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共同构成了首都图书馆“一馆三址”的服务新格局;深圳市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此次北馆开馆又为其增添了新名片。
专注读者,彰显服务“精细化”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2023 年,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继续以多样化的读者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从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不断革新服务理念与方式,积极探索图书馆的文化延伸意义与公共服务功能,努力让全民阅读的氛围更加全方位普及, 让人人成为“书香中国”的建设者。
2023 年 8 月,宁波市 26 家博物馆、图书馆开启延时服务,在每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等客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延至晚上 9 点,真正做到了以读者为中心,最大诚意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彰显了公共部门的制度善意。
延时服务开启广大市民丰富多彩的“夜读”生活。1998 年起,太湖县图书馆开启县级公共图书馆晚间开放的先河。截至 2023 年 8 月底,安徽省已有 60 多家公共图书馆提供形式各样的夜读服务,在不缩短白天服务时长的情况下,均延时开放至 22:00 后,不仅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有效缓解了许多读者面临的工作与正常开馆时间冲突的矛盾。2023 年 9 月 9 日起, 国家图书馆也开启了“夜读”模式,部分区域闭馆时间由 17 时延长至 21 时,灯火通明的夜馆书场里连日来座无虚席,被 网友笑称“这是一个让人悄悄变厉害的地方”。图书馆夜读模式不仅让“深夜书房”日渐成为活跃地方经济的品质载体,也进一步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推动了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的建设。
另一方面,各地图书馆也在打造分众化服务,精准洞察读者需求,努力让阅读文化普惠全民。针对图书馆流量庞大的学生群体, 图书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各种研学以及暑期阅读活动。 2023 年 7 月,湖南图书馆值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之际,开展“吾道南来,湘江北去”文旅主题研学活 动。从长沙集结出发,途经韶山、长沙和武汉,分别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东山学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汉口八七会议旧址及武汉大学,让学生们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做到知行合一,将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结合,与时俱进担负起公共图书馆“以文化人”的职责。
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在 2023 年的暑期也精心为小读者们准备了近两百场阅读活动,依托少儿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及品牌活动阵地,“蝉鸣夏日长, 阅读伴暑天”系列读书活动、“日下晒书”活动、 八音雅乐系列暑期活动相继开展,在炎炎夏日,让学生们学习避暑两不误,也让图书馆成为最舒适的打卡地。
世界读书日前后,针对年纪较小的儿童读者,各地图书馆相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广州图书馆与当地博物馆、书屋、书店、儿童活动中心等单位联合打造了 85 个广东省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亲子阅读场所、阅读指导和咨询服务;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活动现场用精彩纷呈的诗歌朗诵、趣味横生的诗词接龙演绎传统文化,让“汽车图书馆”开进社区,沉浸式亲子阅 读大大激发了家长和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图书馆快乐“撒欢儿 ”。2023 年 8 月 26 日,天长市图书馆城市书房分馆走进园林社区,开展了“文化下基层,书香进万家——阅读悦生活”老年人读书看报活动。城市书房分馆馆员利用碎片时间走访,为社区居民、老党员送去报纸、杂志等读物, 并借助这些读物为老年人解读了一些健康常识、时事新闻和生活小窍门等信息,让社区老人有人 陪、有书看,更有话说, 当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秉持敬老爱老情怀,发扬优良传统,营造了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各地图书馆对于不同年龄的读者开展特色活动,让文化普惠助力“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社会和谐光景,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各地图书馆也融合技术和服务,全方位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青海图书馆在 2023 新春之际开展视障读者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坚持每周在视障读者活动 群推送悦听资源,为视障读者提供免押金办理读者卡和外借“阳光听书机”等服务。同时将线下服 务和线上服务有机结合,帮助视障读者无障碍利用“青图悦听”“一网读尽”等线上资源,让视障读 者享受优质的数字化“悦听”服务,获得无障碍、零距离的文化阅读体验,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展现信息化时代新型图书馆的担当与作为,真正践行“全民阅读”的社会文化责任。
智慧馆建,开辟阅读“新空间”
为践行二十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智慧图书馆”成为“十四五”期间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2023 年,更多的传统图书馆有了“智慧大脑”,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图书馆内部智能化升级、网上借书送到家服务等优化转型。让数字赋能文化,开辟“全 民阅读”新空间。
服务智慧化,一站式“借阅还 ”。2023 年 3 月,重庆图书馆在三楼中文图书借阅区启用行业首个“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采用置顶式 RFID 超高频芯片感知设备以及 AI 摄像头感知设备,通过智能数据分类算法主动收集、关联读者及图书信息,实现读者在无感知状态下的图书自动借阅全过程,实现“零感知”“零操作”“零停留”的“真无感”借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 2023 年度文化和 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北京城市图书馆也迎来了首位接入大模型的 AI 数智馆员,可更精准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机器人馆员巡航在馆内乃至绿心公园,招手即停,有问必答, 自助借阅。截至 2023 年 10 月末, 已有 8 台“图客”机器人进入南京图书馆进行书籍盘点工作,保证书籍的每日盘点与定位的每日更新。据悉,南京图书馆所使用的“图客”是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融合了物联网感知、人工智能与移动机器人等高新 技术。这些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管理模式,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广大读者, 成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数“智”图书馆建设的范例。
资源智慧化, 图书数据库更新换代。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还打破了资 源局限与空间局限,通过海量图书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实现最大化的信息共享。2023 年,北京城市图 书馆建设了国内单体藏书量最大的智能书库,可存放 715 万册图书,15 分钟内可精准定位取书,并由机器人配送至库本阅览区。苏州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平台“e 读书”小程序上线,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资源,30 万种电子书籍、1 万种听书资源、3500 种期刊资源等供读者在线阅读,入选 2023 年度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在大数据和新一代存储技术的加持下,各地图书馆打破文化 资源使用方式和空间局限,结合馆藏特色、读者需求、办馆特点和发展定位进行资源筛选,让数据 “知识化”,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
守正创新,挖掘传统文化“新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由来、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2023 年,各地的图书馆更是结合现代文化元素,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积极创新,把老节日过出了“新”花样。
书香送暖,开卷迎春。2023 年元宵佳节,深圳各大图书馆结合地方特色,掀起一场热闹非凡的文 化盛宴。位于岗厦北交通枢纽的“福田 library+书语咖啡”快闪图书馆除了开设猜灯谜赢好书福袋的活动之外,也在“书语”咖啡空间设置读书录制点, 同步上线 B 站(哔哩哔哩动画)读书频道,开 启“全民书单”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盐田区图书馆开展“上元有礼——元宵游园会”活动,邀请读者组队游园,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典籍里的元宵节,跟随先贤经典穿越时空,来到不同的历史朝代,感受感受元宵节的万般色彩;光明区图书馆与文化馆一同上演《正月十五闹雪灯》《春吟》《挂红灯》 等民族吹打乐、民族交响曲等创新节目,让广大市民深切感受中国传统曲艺的魅力。
2023 年 7 月 21 日,武汉青山区碧苑花园社区重现了古时“盛夏晒书”的场景, 当天,爱书的居民和小朋友齐聚社区“千家万册”图书馆,一起晒书, 以书会友,现场十分热闹。22 日,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央视频读书打造“沿着运河读典籍”系列直播活动,带领读者一起云逛“古 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市集,参与大运河文化印记的新融合创作,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鉴赏大运河印记的版刻之美,感受大运河古籍的深厚内涵;同日,青岛市图书馆举办了晒书节专场活动——“‘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第十八届文津奖图书分享沙龙”,读者们在活动中了解了“晒 书节”的由来、古人晒书的习俗以及逸闻趣事;23 日,上海金山区图书馆开展上海市民晒书节活动, 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上海版’古籍”为主题,鼓励广大读者“晒”出一本上海地区发行的古籍图书,和读者们一起探讨书与人的故事。
除了延续“晒书节”的传统,各地图书馆在其他传统佳节同样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真正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社会责任。七月初七夜,温州市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将传统阅读空间打造成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女孩们身着华美的汉服,笑容洋溢,共聚在这里“晒衣”“晒 书”“赛巧”,体验古代少女的生活日常;九九重阳,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重庆市石柱县图书馆以及安徽长丰县图书馆等开展敬老活动,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和社区,与老人们一起畅谈文化,为老年人提供数字阅读指导服务,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宽老年“悦”读途径。
最是书香能致远。202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 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为此,全国各地图书馆将继续凝聚行业和社会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施行多元高效的阅读服务,整合优质阅读资源,推动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走实走深, 同人民群众一同阅享新时代。
[ 来 源 ] : 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2 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